欢迎访问常熟理工学院信息公开网!
基本信息

常熟理工学院“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8年09月17日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性意见》《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江苏省“十三五”教育发展规划》等文件精神,结合行业、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高等教育发展形势以及学校改革与发展实际,依据《常熟理工学院章程》,制定《常熟理工学院“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

第一部分  建设基础

一、回顾与总结

(一)主要成绩

“十二五”期间,学校紧紧围绕“十二五”规划提出的改革和发展目标,全面推进转型发展,全面加强内涵建设,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明显提升,为学校实现更高层次的办学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2011年,学校全面实施“十二五”规划,继续推进了转型发展和内涵建设。2012年,学校召开第二届党代会,明确了建设应用型品牌大学的目标与任务。2013年,学校在省内高校中率先制定《常熟理工学院章程》,规范了学校治理结构和办学机制。2014年,学校启动三年“教学内涵建设年”活动,推进教学内涵建设及教学质量提升。20156月,学校在省内率先接受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教学工作得到专家组好评。“十二五”期间,学校改革发展目标明确,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大多数任务与指标按时超额完成。

办学规模逐步扩大,社会影响不断提高。学校设有57个本科专业,面向20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外省招生计划逐步增加。全日制本科生达到18220人,生源质量不断上升。学校发起成立全国部分地方理工类本科院校联盟,先后承办“贯彻落实本科教学评估新方案、加强高校内部质保体系建设”会议、“第二届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秋季分论坛”,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建设、转型发展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校园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形成特色和优势,社会影响不断提升。

师资结构逐步优化,教师素质不断提高。现有专任教师700余人,其中正高职称101人、副高职称284人,高级职称占专任教师总数比例增长至54.4%。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24人,占专任教师总数比例增长至32%。具有行业背景教师138人,占专任教师总数比例增长至19.7%。具有三个月以上海外学习经历背景的专任教师有116人,占专任教师总数比例增长至16.6%。新增省级教学名师2人,新增省“333工程”培养对象10人,3人获省“333工程”科研资助项目,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6人,省“青蓝工程”科技创新团队1个,获省“六大人才高峰”资助人选19人。

专业布局逐步优化,建设资源不断丰富。“十二五”期间,学校以应用学科专业群为主线调整专业布局,基本形成了机械、电子电气、信息、生物、材料和管理等应用型学科专业群。获批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4个,江苏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3个。2012年获省重点建设专业6项(涉及15个专业),2015年获批省品牌专业工程一期项目2个。获批1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国家大学生校外工程实践教育基地。2013-2015年引进企业资金与设备总值2000多万元。

人才培养方案逐步优化,培养模式不断创新。初步形成基于OBE理念的人才培养方案。拓展了学生多元培养通道,包括通识课程设置固定模块和动态模块。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职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的基本思路,重构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为“十三五”期间申请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奠定了基础。坚持“注重学理、亲近业界”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积极探索并初步形成“行业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机制、新模式,构建了符合高等教育规律、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

教学质量保证体系逐步完善,审核评估率先通过。明确了质量标准及职责体系,构建了程序文件体系,完善了教学质量保证组织架构,建设了一支高效的质量监控队伍。积极开展各项教学质量监测,形成了一套常规的教学质量监测体系。按照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各项要素指标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加强教学管理规范,提升教学质量与水平,在省内率先通过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

学科体系逐步完善,学科建设成效初步显现。学科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学科建设条件不断改善,学科建设意识不断增强,学科建设目标更加明确,思路更加清晰。初步形成了“3+6+12”的学科建设基本格局,即3个省重点建设一级学科,6个校重点建设一级学科和12个校重点建设二级学科,重点建设学科覆盖所有二级学院,形成了以理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基本格局。

科研能力逐步提高,社会服务不断拓展。获得国家级科研项目67项,省部级科研项目81项;2015年科研经费4000万元;SCIEIISTP收录和权威期刊发表的论文总量707篇;获得专利授权292项,其中发明专利122项;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省部级科研奖励达到12项。获批江苏省重点建设实验室1项,获批苏州市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项。到2015年,搭建校企联盟44个,与12家单位共建产学研联合体。遴选建设了13个校级协同创新中心。

办学条件逐步改善,资源建设不断扩大。完成了东南校区建设工程,形成两个校区有机整合、互补发展的办学空间格局。总建筑面积60.8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22558万元,各类基础设施能全面满足学校事业发展需要。馆藏纸质文献147.5万册,数字资源量33798GB),电子图书1562GB),基本满足了普通读者的信息需求。校园网络基础建设初具规模。建成数据中心及信息门户,校园应用系统集成率达到95%,校园信息资源共享率达到90%。建成了E-LEARING自主学习平台和教学资源平台,现建有77门校级以上共享精品课程(资源)、634门网络课程、111个在线试题库,约2万小时的视频课程。

校地互动机制逐步健全,国际合作交流不断拓展。进一步加强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科研院所的合作。“十二五”期间,与116个部门单位、300家企业、7个乡镇(社区)建立了紧密的友好合作关系,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签订607个合作协议,合作项目量增质提。与地方和院所共建41个产学研用合作平台、2个省级科技创新团队。新增友好学校34所,总量达到46所。推进多种国际合作交流项目共计40多项。洽谈合作交流、开展学术访问达80多批次近400人。

思政工作逐步创新,文化建设不断加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围绕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主题,通过职业指导、社团活动、主题教育、心理健康辅导、新生入学和毕业生文明离校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为重点,以“一体两翼”为格局,以干部教师为主体,以院系专业为基础,加强大学文化建设。规范学校形象标识,构建文化传播网络,文化载体建设明显加强。

(二)主要问题

“十二五”期间,学校始终坚持以“办好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为主线,取得的进步与成效是显著的。但与学校长远发展目标、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社会各界的期望相比,还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教师数量偏少,“十二五”计划目标数1000人,目前专任教师总数707人;高层次人才紧缺,“十二五”计划具有博士学位教师目标数350人,具有教授职称教师总数达120人,目前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24人,具有教授职称教师101人;具有实践经验和出国研修经历的教师较少,应用型师资建设仍需加强;教师职业发展服务有待完善。

人才培养方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够深入,各院系发展不平衡,培养过程和教学环节需进一步完善;行业企业参与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和教学过程的深度与广度不足。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全面落实和持续改进不够。教育国际化的理念、规模、课程以及相应的人才培养改革探索等方面还需大力推进。

学科专业建设方面。具有影响力的学科带头人不多,学科方向凝练不够,硕士研究生学位点没有获得突破;部分新专业人才培养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一些专业还存在学科建设与教学研究对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有效支撑不够等问题。教学成果获省部级奖“十二五”计划目标数9项,仅完成4项;教学成果国家级奖未取得突破。

科研水平与社会服务方面。高层次项目、成果以及横向科研经费等数量有待提高,教学成果国家级奖未取得突破,2015年科研经费4000万元,比计划目标数少1000万元;政产学研合作广度和深度不够,服务地方的能力有待提升。

二、机遇与挑战

“十三五”是我国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内涵提升的关键时期,是实现学校建设“特色鲜明、质量著称的应用型品牌大学”发展愿景与奋斗目标的重要阶段,也是学校特色与品牌的形成期、各项改革与创新成果的固化期、内涵建设与综合实力的提升期。这要求我们必须认清形势、把握机遇、迎接挑战,把学校“十三五”时期的事业发展放到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大格局中,加以思考谋划。

(一)机遇

1.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区位优势为学校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学校所在的苏南和长三角区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的前沿,国际化、多元的思想文化融合碰撞和高新技术发展,为学校站在发展的最前沿,开拓视野、更新观念、解放思想、创新求变、加快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学校所在区域创新驱动发展和对应用型人才的强烈需求,作为一种外部压力和动力,有利于推动学校转型升级;同时,苏南是全国经济最发达、发展前景最好的地区之一,学校与周边市县有良好的校地合作基础,这些为学校创业发展、获取更多社会资源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和可能。

2.高等教育结构调整为学校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深入发展,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已然展开,实施高校分类管理,克服同质化倾向,引导高校在不同层次和领域办出特色和水平,是大势所趋。江苏作为全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区,明确提出“建立科学的高校分类体系,实施分类管理和分类指导,引导高校办出特色”,并正在抓紧研究出台高校分类管理体系。随着江苏和长三角高等教育发达地区陆续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相应的变革同样不可避免。变革的时期,也正是利用机遇加快发展的大好时机:瞄准变革的方向创新发展,既可顺势而为实现快速发展,又可先人一步成为示范。在这方面,学校既有勇抓机遇的决心,也有善抓机遇的经验,更有抢抓机遇的能力。

3.应用转型为学校加速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2015年,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出台《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要求在省级政府统筹的基础上实施相应的试点改革,同时完善相关的配套制度,加大政策和经费支持力度。2016年,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三部委实施产教融合发展工程,促进地方应用型院校人才培养、科研创新、学科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相融合,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对于高等教育分类发展,在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争创一流具有重大的意义。学校发展的目标方向与高等教育转型的方向高度一致,并已有良好的发展基础,高等教育“向应用型转变”的政策导向为学校建设“特色鲜明、质量著称的应用型品牌大学”提供了新的契机。

(二)挑战

1.学校所在地的区位劣势。由于学校地处县级城市,不利于学校知名度的提升,给发展带来了一些不利影响,特别是在与省内同类高校的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包括:所在地方政府的支持力度相对较小,各种资源的获取相对困难,对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不大,学校引进优秀师资难度较大。招生方面与省内同类院校相比亦处于明显劣势。另外,受制于县级城市的格局、视野等因素,在发展的理念、制度、多元化和国际化方面均有不足。

2.院校竞争的日益加剧。随着高等教育应用属性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认同,同传统大学的竞争(即使不是全方位而是局部的)将不可避免。随着新建本科院校数量的持续增长,同类院校之间特别是区域范围内院校之间的全面竞争将日益激烈,学校“到2020年学校综合实力位居国内同类高校前列,努力将学校建设成为一所特色鲜明、质量著称的应用型品牌大学”奋斗目标的完成将日趋艰难。学校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异军突起,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与办学层次,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力度,提升科研与社会服务水平,是学校在新形势下所面临的挑战。同时,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促进了高等教育国际化,在此背景下,学校如何迎接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趋势,如何应对来自国际高等教育的竞争,需要深入思考和有效应对。

3.办学经费不充足。升本以来,学校在基本条件建设、人才引进等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新一轮发展需要我们在资源和人才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基于我省高等教育的现实,政府财政拨款的增长将十分有限。学校推进创业发展,积极主动争取社会资源的意识与能力尚显不足。经费能够维持日常运转,难以支撑学校快速发展的需求。

4.师资队伍的数量和质量问题。按照“十三五”发展规模,学校专任教师数量缺口较大,人才引进的压力较大;具有足够行业企业工作背景和实践应用经验的教师的数量和结构都还不能满足要求。同时,学校高层次人才短缺的问题日益突出。由于缺乏高层次的领军人才,学校教学、科研等团队建设受到制约,教学、科研等各项工作难以取得重大突破

第二部分  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办好应用型大学为主线,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中心,以“建设品牌大学,服务地方发展”为行动纲领,全面实施特色名校、质量立校、人才强校、文化兴校和开放活校的发展战略,为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为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做出新的贡献。

二、办学定位

学校类型定位:适应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普通本科院校。

办学层次定位:以本科教育为主,适时开展研究生教育。

学科专业定位:大力发展应用型学科专业,形成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布局。

人才培养定位:培养适应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较强、具有创新精神和职业素养的应用型人才。

服务面向定位:立足苏南,面向江苏和周边省市。

发展目标定位:特色鲜明、质量著称的应用型品牌大学。

三、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全面加强内涵建设,全面培育办学特色,全面提升办学水平,到2020年学校综合实力位居国内同类高校前列,力争建成全国应用型本科高校的示范院校,努力将学校建设成为一所特色鲜明、质量著称的应用型品牌大学。

(二)具体目标

——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构建以“应用型、地方性、开放式”为核心的办学体系;

——深入推进校内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构建具有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体系;

——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形成有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和模式;

——加强师资、管理、服务队伍建设,特别要建设一支师德优良、数量合理、结构优化、能够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的教师队伍;

——提升学科建设水平,推进专业(集群)建设,力争获批专业硕士学位点,完善与地方行业产业紧密对接的学科专业建设体系;

——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完善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科技创新体系;

——完善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和科研院所良性互动的校地互动长效机制和多形式、多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教育体系;

——培育具有时代特征、区域特点和学校特色的大学文化,完善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一体化体系。

(三)主要指标

办学规模:普通全日制本科生总数达到21000人,本科专业数达到60个,成人学历教育在籍学生总数达到7000人。

条件建设:校舍建筑面积达到70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3亿元,纸质图书总量170万册,电子图书总数430万种。

师资队伍:专任教师总数1100人,其中教授130人,博士550人;具备专业(行业)执业资格和任职经历的教师总数达到300人。

学科专业:省级重点(建设)学科总数达到5个,省级重点建设实验室或研究中心总数达到6个;新增2个省级品牌专业,2个专业通过国家认证,8个专业通过省师范专业认证。

人才培养:新建2-3个行业学院,新增30个合作教育项目,建设50门校企合作课程,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3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取得突破。

科学研究:五年累计获得省部级科研项目200项,国家级科研项目150项,被SCISSCIEICPCI收录和在权威期刊发表的论文总量达到2000篇。2020年的科研经费达到8000万元,“十三五”期间累计超过3亿。获得省部级科研奖30项,国家级科研成果奖取得突破。

社会服务:科技成果转让和科技服务毛收入达到1亿,与企业共建研发机构20个,五年累计获取社会捐赠1亿元,横向项目经费占科研经费总数的2/3以上。

国际交流:与国(境)外友好合作高校数量达80所,国际交换生数量在现有基础上按20%逐年增加,至“十三五”末,每年吸引至少200位外国留学生来校中短期学习交流。

四、工作方针

坚持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中心。牢固确立德育为先、立德树人的理念,进一步强化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坚持将培养适应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本科人才作为学校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作为新一轮发展的重中之重和评价发展成效的核心指标。在协调处理各项大学职能的基础上,保证资源配置和政策制订向教学一线倾斜。进一步落实“注重学理、亲近业界”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积极探索特色鲜明、效果良好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法,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

坚持以师生为本。切实贯彻落实“办学以教师为本、教学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服务教师的教育教学和促进教师发展作为衡量学校管理绩效的首要指标。培育追求卓越、敢于超越、创新创优、充满活力的大学文化,创造条件改善师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致力于建设一所有凝聚力、有向心力、有归属感的大学。

坚持校地互动、产教融合。主动适应国家经济发展新常态,主动融入苏南和长三角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将办学思路真正转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来,转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来,全面提高学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构建服务地方的完整体系,形成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的经验和模式,使“校地互动、产教融合”成为学校办学理念与大学品牌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学校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站。

坚持品牌引领、特色发展。以“建成特色鲜明、质量著称的应用型品牌大学”的愿景与目标凝聚全校人心,引领全局工作,统筹各项任务,科学规划学校发展。牢牢把握“特色鲜明”“质量著称”的内涵,全面梳理、系统整合学校发展的优势和特色,进一步强化和改进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将学校的核心竞争力聚焦到“特色”和“质量”上来。深刻把握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教学和事业发展的特点与规律,深入实施大学品牌战略,精心培育学校办学特色,逐步形成在全国有影响的大学品牌和办学特色。

第三部分  主要任务

一、人才培养

(一)深化人才培养体系改革。深入贯彻“注重学理,亲近业界”的人才培养理念。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深度融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和创新创业教育要求,遵循“学生为中心、职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原则持续改进人才培养方案。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不断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健全合作教育机制,推进产教协同育人。新增合作教育项目30项,校企合作课程50门。持续探索卓越现场工程师培养模式,积极实施“卓越教师教育培养计划”。

()加强行业学院建设。总结“十二五”期间行业学院探索的经验,进一步凝练行业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加强顶层设计,健全体制机制,顺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需求,新建2-3个特色鲜明的行业学院,鼓励行业学院自主多元探索。主动服务行业需求,体现行业特色,明确行业学院教育教学模式,通过共建综合技能训练平台和集成职业导向的课程模块,规范教学质量标准、质量评价。

(三)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合理利用互联网教育技术,不断推进教学方式改革。改变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以知识传授为主要手段的传统教学方式,构建以促进知识创新、应用和能力培养为主导目标的研究性教学方式。进一步开拓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引导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通过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推进考试评价方式改革等,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升

(四)加强学风与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学生教育引导,以教风带动学风,构建规范有序的学风建设工作机制。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引导和督促学生形成优良的学习行为习惯。开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和科技创新活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完善学习状况反馈和预警机制,做好学习困难学生的帮扶工作。建立学生成长全程跟踪体系,努力形成“招生—培养—就业”闭环运行。继续开展各类评估调查,进一步促进学风建设工作不断完善。不断完善学生成长成才服务体系,提高就业教育质量。积极开拓就业市场,加强职业指导,充分发挥二级学院在就业工作中的主体作用,力争使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年终就业率达到96%以上,全校升学率(考研、出国)达到10%,毕业生成功创业率达到3%

(五)加强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强化教学质量管理的制度建设。依据应用型本科教学特点,分析教学过程中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及教学的基本核心环节,构建完善质量标准体系。加强质量保证体系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质量监测系统,加强持续改进。完善质量保证闭环运行的规章制度,明确质量改进的途径和方法、改进效果的监控。明确教学各环节的责任主体,确保整改工作落实到位,提高整改效果。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教师教学评价办法,继续推进学生学习成果评估工作,丰富评价的多样化。建设校内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实现对校内日常教学工作的常态监测。

二、学科建设

(一)完善学科建设体系。进一步完善学科布局、优化学科结构。面向行业、立足应用、服务地方,采取有力措施,重点打造特色学科,继续扶持重点学科建设。进一步加强学科内涵建设,构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重点培育5个省级重点(建设)学科。校重点学科建设兼顾“应用学科”和“基础学科”,每个重点学科形成3-4个学科研究方向。

(二)打造特色学科。依据地方支柱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需求,重点建设一批独具特色、竞争优势明显、适应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学科。着力凝练学科方向,聚焦研究方向,培育学科特色,加强特色学科的核心竞争能力建设。每个特色学科形成若干个水平较高、相对稳定、特色明显、相互支撑的学科方向。重点建设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纺织科学与工程四个特色学科,全面提升学科服务地方需求的能力,使之在省内同类学科中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

(三)提升学科队伍建设水平。做好已有省、校级科技创新团队建设与培育工作。培育和引进一批优秀学术带头人和学科骨干,建设一批以高水平学科(学术)负责人为核心、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主体,结构合理、创新能力强的学科队伍。注重加强硕士研究生导师队伍的建设。

(四)建设硕士研究生学位点。按照专业学位授权点的申报条件推进特色学科建设,力争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点实现突破。在应用学科或基础学科中重点建设2-3个学科,使其达到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学科水平。做好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工作。

三、专业建设

(一)优化专业布局。准确把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人才需求,适时调整专业结构。建设专业教学质量标准,健全专业建设预测预警及专业准入与退出机制。专业总量控制在60个左右,形成以工为主,理、管、经、艺、文、教育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专业格局。推进专业规范化建设,持续夯实基本教学规范。加强应用学科专业群建设。加强省级品牌专业(建设点)建设,培育校级品牌特色专业5-6个。

(二)加强课程建设与教材建设。持续推进教学内涵建设。贯彻工程教育认证“学生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的核心理念,引领各专业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课程内容与课程体系。以核心课程为重点,按照分级分类建设的思路,有重点分层次抓好课程建设,打造一批契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校本特色课程。重点推进研究性课程、校企合作课程、创新课程等课程建设。加强公共选修课、核心课程建设。加强校本教材建设;打造省级重点教材,建成省级重点教材5部以上;力争实现国家级重点教材的突破。

(三)优化实践教学体系。继续完善“五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持续推进教学实习基地建设,夯实实习教学过程,提高综合性、设计性、研究性实践项目比例。推进毕业设计(论文)多元化改革。完善实验室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机制,力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取得突破。加强校内外实践平台建设。

(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将创新创业能力纳入专业教学质量标准。进一步完善创新创业实践训练体系,在同类院校起示范和引领作用。建成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基地,并力争突破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校建设。

(五)完善专业评估。结合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明确专业建设规范,制定专业建设标准,建立和完善专业评价制度和评价体系。力争国家专业认证取得突破,师范专业通过省级认证。以新专业评估为抓手,完善由质量标准系统、信息搜集系统、分析评估系统、反馈调控系统构成的新专业评估质量监控体系。

四、师资队伍建设

(一)优化专任教师队伍结构。2020年,专任教师总数达到1100人。其中教授130人,博士学位教师550人。优化专任教师队伍的学历、年龄、职称结构。进一步加大紧缺学科与专业人才引进力度,引进具有国内名校(优势学科)或海外背景博士学位的青年博士300名以上。加强高层次拔尖人才队伍建设,力争引进“青年千人计划”人选或江苏特聘教授1-2名,力争1-2人进入省“333”工程第二层次或省“六大人才高峰”B层次行列。进一步提高海外人才引进比例。

()加强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大力实施企业研修工程,鼓励青年教师以脱产形式进行企业研修。积极支持并鼓励教师到行业企业和相关领域学习交流、培训、参与研发,使教师的知识能力结构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具有一年以上企业研修经历的专任教师数量新增100人左右。继续推行和完善“柔性”引进人才机制。聘请企事业单位中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高技能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专家来校兼职,以课程(模块)教学、实验教学、毕业论文(设计)等形式承担相关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任务。每学年动态聘用特聘教师200名左右参与应用型人才培养。

(三)加强师德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加强教师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和学术道德教育,弘扬优良教风,不断增强教师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健全教师培养培训机制,做好青年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推进青年教师双导师制。服务教师,营造和谐人际关系氛围。提高工资福利待遇,创造良好条件使教师安心工作,多出成果。激励教师通过进修、培训、学术访问等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教学科研能力,实现教师队伍的可持续发展。

(四)提高管理队伍和支撑队伍服务水平。与专任教师队伍发展相匹配,适度增加管理队伍和支撑队伍数量。按照不同工作岗位对党政管理人才的要求,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实施教育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政治素质、业务水平、道德修养和组织管理能力。改善支撑队伍学历、职称结构,加强支撑队伍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支撑队伍整体素质和教学服务水平。

五、科技发展

(一)加强科研团队建设。努力培育和造就一支知识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合理,有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的高素质、高水平、高层次的学术队伍。新增省级创新人才30人,省级科研创新团队达到4-5个。在某些领域培育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科技领军团队1-2个。

(二)加强科技平台建设。继续支持已建的省、市、校级重点(建设)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以及合作共建的科研平台建设。整合现有科技资源,围绕机械电子、新能源、材料化学、电子信息、生物工程、纺织服装、现代农业等方向新建一批省、市和校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打造地方急需、特色鲜明、制度创新、引领发展的高端智库2-3家。鼓励和积极推动与企业、地方、高校、研究所联合建设各级各类科研平台,实现国家级科研平台的突破。

(三)加强高层次科研项目和成果培育。加大对高层次纵向科研项目和服务地方的重大科技开发项目的激励力度,设立高层次项目孵化基金,促进项目申报和合作层次与水平的提升。“十三五”期间国家级科研项目达到150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00项。到2020年,力争年度科研总经费突破8000万元,五年累计达到3亿元,其中横向科研项目经费占 2/3 以上。省部级科研成果奖达到20项,争取国家级科技奖获得突破。科技成果、科研论文、发明专利等科技产出指标综合排名在省内同层次高校中名列前茅。

(四)加强产学研合作与地方服务。不断扩展学术交流和合作的渠道,进一步推动与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加大与地方政府和企业的联系沟通力度,充分发挥学校现有的科技优势,利用科研平台为科技创新提供开放式服务,提高科技服务地方社会发展的能力。把我校省级技术转移中心打造成一个开放式、一站式的多功能服务平台,鼓励教师参与企业项目孵化、技术辐射,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十三五”末,与企业共建研发机构20个以上。科技成果转让和科技服务毛收入五年累计达到1亿元。

六、资源与校园建设

(一)加强基础设施与服务保障建设。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校园生态环境建设。加强公共服务设施、文化活动设施和体育活动设施建设。建设平安校园,强化学校安全管理。加强各类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满足学校事业发展需要。校区建筑面积达70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达3亿元。在提供优质基本公共服务的前提下,努力满足广大师生多样化生活服务的需求。加强后勤服务专业化、规范化、精细化建设。完善后勤保障的甲乙方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效率,加强监督管理,提高服务质量。

(二)推进图书档案文献体系建设。合理配置各学科、各专业文献资源的分布及增量比例;逐年增加电子资源的经费投入,优化纸质文献与电子文献的比例。通过各类信息检索培训和全方位的信息咨询和资源推介活动,不断提高文献资源的利用效率。纸质藏书总量达170万册,电子图书总量达430万种。加强服务学校发展需要的重要数据库、特色数据库等建设,提升多种载体的文献收藏水平。完善图书档案文献服务规范和管理制度,全面提高服务水平。

(三)推进校园信息化建设。加快数字化校园基础设施的升级、完善,逐步完善校园无线网络建设和物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安全、和谐、稳定的网络环境。提高信息化服务教学的能力,加强网络教学互动与交流,构建多元融合、便捷互动的网络教学平台。集成网络教学资源存储和发布,为师生教学提供一站式教学资源参考服务。建设专业建设管理信息平台与大学生管理服务平台。创新和扩展移动数字化校园,进一步提高校园信息服务平台应用水平。加强数据分析和研究,深入理解教师和学生的教学需求,实现更加精细化、个性化的服务。

七、开放办学

(一)促进校地互动发展。完善校地互动运行机制,进一步加强产教融合,深化校地合作,密切校地关系,构建特色鲜明的校地互动长效机制。积极争取地方政府、行业企业支持,通过建设协同创新中心、工业研究院、创新创业基地等载体和科研、文化、体育等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形成学校和区域经济社会联动发展格局。重点建设四项互动工程:产业发展融入工程、科技融合创新工程、文化支撑服务工程、服务“三农”建设工程。推进政产学研合作,与苏南地区县市、开发区分别建立具有一定规模、较为稳定的教学科研合作关系。到2020年,与50个部门单位、500家企业、20个经济板块建立紧密的友好合作关系,开展合作项目。发挥校地合作平台作用。新增理事会成员5家,总数保持在30家左右。拓宽社会资金筹集渠道,增加捐赠收入,争取年均接受社会捐赠(包括资产设备)、资助办学价值2000万元。充分利用校友资源,发挥各地校友会在学校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二)拓展国际合作与交流。不断探索多形式、多层次的国际教育合作模式,积极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扩大中外合作教育项目规模。充分发挥学院和专业教师的作用,不断拓展学校对外交流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加强教学科研方面的合作。到“十三五”末,与国(境)外友好合作高校数量达80所。创造条件与国外高水平大学、科研院所开展多层次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构建多功能国际教育管理平台,成立国际教育学院。进一步推进师资队伍的国际化建设,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国际化。

(三)完善继续教育体系。对接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国家战略,更新办学理念,依托学校优质资源,努力建设与学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继续教育、终身教育体系。积极开展继续教育服务,做到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并举。到“十三五”末,成人学历教育在籍学生总数稳定在7000人。依托教师教育学院和行业学院,建成国家级教师培训基地,大力发展教师培训、行业培训业务,扩大社会影响力。建立继续教育信息化管理平台,大力发展网络和远程教育。

八、大学文化建设

(一)推进大学文化系统建设。弘扬“立本求真,日新致远”的校训精神,努力凝练形成追求卓越、敢于超越、创新创优、充满活力的大学文化。抓好文化素质提升的平台建设,促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上新台阶。发挥地区人文资源优势,加强校地文化合作,全面提升师生人文素养。建设一流场馆文化,形成以言子馆、档案馆、图书馆三大馆为中心,以校史馆、学生成果馆、动植物标本馆和何建明报告文学馆(新建)等专题馆为补充的校园素质教育基地群。科学设计规划校园文化地标建筑,进一步优化文化育人环境,优化校园建筑内外的读书育人条件。打造精品文化活动,以品牌文化引领校园文化活动开展。推进校园特色文化建设。加强文化多方互动,提升大学文化的服务社会能力。推进多种媒体融合发展,提升文化传播力、信息服务能力和舆论引导力。

(二)深入开展校风创优行动。围绕“唯实尚真,爱生乐教,止于至善”的要求,加强教师教风建设;围绕“勤奋刻苦,明德博学,志存高远”的要求,加强学生学风建设;以“三严三实”要求教育广大党员干部,以强化校院两级中心组理论学习效果为抓手,优化干部作风;围绕“学习型、服务型、廉洁型”的要求,持久开展“三深入、三服务”主题实践活动,抓好机关作风建设。继续开展文明创建工作,提升文明和谐校园建设水平,保持江苏省文明校园、苏州市文明单位称号。

九、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

(一)推进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一体化建设。积极探索新时期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机制,把握新形势下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特点和高等教育规律,坚持以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引领学校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学校党委统一部署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部门、党建思政与教学科研服务等部门形成推进教师发展和学生成长的合力,切实抓好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

(二)加强党建工作科学化建设。进一步健全党内民主制度,完善校、院二级党代会制度;健全党内民主决策,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制度。进一步深化干部制度改革,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优化干部队伍结构,探索建立符合本校实际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党员。以“两学一做”为抓手,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加强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支持民主党派搞好自身建设。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以良好党风带动和促进学风、教风和校风建设。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驰而不息纠正“四风”,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形成党风廉政建设的合力。

(三)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强干部的理论学习和工作研究,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坚持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及高等教育规律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常熟理工学院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实施办法》,将师德建设作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龙头。组织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研究,提升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水平。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生思想政治工作。建立阶段性教职工和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研工作机制,深入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综合改革创新。

第四部分  保障措施

一、高度重视领导班子和管理团队建设

改进学校领导班子和中层管理团队学习制度,加强院校研究和工作研究,加强领导班子和中层管理团队能力建设,进一步提高政治敏感性以及应对复杂局面和应急处理的能力,提高抢抓机遇和谋划发展的能力,提高把握大局和统筹协调的能力。不断改进工作作风,进一步拓宽密切联系群众、联系基层的方式和渠道。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制度和运作机制,进一步提高基层党组织凝聚和服务师生、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能力。扎实推进干部队伍党风廉政建设,确保党风廉政建设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二、深入推进管理体制改革

认真贯彻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校内管理体制。深入推进绩效分配管理、师资队伍管理、教学管理、科技管理、学科管理、后勤服务等校内各项体制机制改革,改革校内机关部门考核办法和二级学院教学单位考核办法。依据《常熟理工学院章程》,依法推进校务公开,健全教育教学、财务、教师、学生、后勤、安全等各项管理制度,使各项制度相互联系形成统一体系,使决策更加科学、民主、高效。依法加强教职工代表大会、学生代表大会建设,发挥群众团体和民主党派的作用。

三、切实保障“十三五”事业发展的经费投入

提高经费筹措能力与财务管理水平。积极拓宽渠道,争取更多的财政专项资金,为学校规划实施和各项事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确保教学经费投入稳步提高;积极面向社会筹措教学、科研、建设经费及各类奖助学金;做好理事会、校友会工作,为学校发展提供资金和资源支持。科学、合理筹措和运作信贷资金,降低信贷资金的风险和筹资成本,保证学校发展对资金的需求。优化经费预算方案,提高预算执行力;加强经费管理,严格财会制度,坚持勤俭节约;在事业发展的同时,稳步提高教职工收入水平。

四、高度重视规划实施与评估

建立规划实施的机制。学校各层面牢固确立自觉落实规划的意识和通过规划引领发展的意识,学校党委常委会负责领导学校规划的实施,发展规划处负责协调规划实施工作,相关职能部门及教学单位负责规划的具体实施工作。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切实增强师生员工对“十三五”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工作方针和工作任务的认同感。组织“十三五”中期和末期规划实施情况评估检查,公布评估结果,切实加强“十三五”发展规划执行情况的监督与反馈,保证规划目标与任务的落实。

开展“十三五”重大问题研究。加强教育决策和发展战略研究,推进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规律研究,组织力量以项目管理的形式研究和回答《规划》实施中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主要研究课题包括:学校深化应用转型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应用型品牌大学建设战略研究、学校特色发展研究、学校品牌培育研究、省内外同类院校的比较研究、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研究、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研究和党建与思政工作创新研究等。

推进“十三五”重点工程的实施。围绕“十三五”改革发展目标,以加强关键环节为重点,组织实施重点工程项目,实现学校重点工作有效突破,推动发展规划的全面实施。重点组织实施党建与思想政治建设工程、师资队伍建设工程、办学特色培育与学校品牌铸造工程、办学层次提升工程、服务地方发展工程、智慧校园建设工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