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常熟理工学院信息公开网!
基本信息

常熟理工学院学术委员会年度工作报告(2022年度)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3年10月16日

常熟理工学院学术委员会年度工作报告

2022年度

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程》、《常熟理工学院学术委员会章程(2019年1月修订)》要求,校学术委员会对2022年度工作进行了总结,现就有关工作报告如下:

一、校学术委员会对学校学科发展、人才培养、学术水平等方面提出的评价和建议

(一)校学术委员会认为,在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前提下,我校内部治理结构不断完善,党委和行政依法依规支持校学术委员会行使学校学术事务的决策、审议、评定和咨询等职权,充分尊重学术委员会处理学术议题的结果,学术委员会在学术事务中的主导作用得到制度性的保障;学校职能部门积极支持、配合学术委员会工作,各项具体学术事务能够顺利处理并落实。

(二)校学术委员会认为,学校坚持高质量发展为导向,以建成特色鲜明、质量著称的一流应用型大学为目标,深入推进内涵发展,2022年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

1.学科建设不断加强

坚持学科引领战略,以“做强工科,做优师范,做特文理商科”为目标,重视基础学科,凸显应用学科,鼓励学科交叉。制定学科高峰/高原计划,支撑硕士学位授权点的培育和申报。完成了4个“十四五”省重点学科年度建设工作、8个校级重点学科和特色学科建设工作。探索建立硕士学位点培育制度,完成7个硕士学位培育点培育工作,积累高水平建设成果,为2023年硕士学位授权点的申报奠定基础。

2.科研政策文件体系进一步完善

根据国家上位文件相关精神和学校科研工作实际,推动和组织本部门出台《常熟理工学院“包干制”自然科学类项目科研经费管理暂行办法》、《常熟理工学院“包干制”人文社科类项目科研经费管理暂行办法》、《常熟理工学院纵向科研经费管理办法》、《常熟理工学院横向科研项目及经费管理办法》、《常熟理工学院科研诚信管理暂行办法(试行)》等一系列科研管理文件;为落实教师科研成果的科学评价,修订完善《常熟理工学院中文重要期刊目录(人文社科类)》,为学校科研工作有序运行提供良好政策保障。

3.科研成果数量和质量同步提升

全年共计获批国家级项目13项,比上年增长18.2%;在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的立项数量上位居省内同层次高校前列,在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立项数量上取得突破;全年纵向项目新增合同经费1197.85万元,到账经费1243.65万元,分别增长约16%和21%。全年共获批省部级奖项8项,市厅级奖项22项,其中,包括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3项(其中一等奖2项、三等奖1项);市厅级科研成果奖数量在2021年基础上增长47%。

4.科研平台培育建设取得新成效

获批“江苏省高值化合物绿色生物制造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发改委2022年江苏省工程研究中心项目)、“苏南文化资源普及与传播基地”(江苏省高校社科普及基地项目)和“校企协同就业创业创新示范实践基地”(工业和信息化部项目)3项高层次科研平台,全校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平台总数达14个。

5.社会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

深化科研走向社会、走向市场、走向产业的意识,积极主动融入区域创新发展战略,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以解决产业共性关键技术为目标,面向区域、行业、企业重点领域开展科技服务。签订横向项目940项;合同经费1.92亿元,同比增长24.5%;到账经费1.37亿元,同比增长10.5%,横向到账经费在2021年高位基数的基础上继续保持增长。其中,100万元以上自然科学类项目66项;50万元以上社会科学类项目25项。

6.成果转化应用成效明显

成果转化与应用方面,转化项目125项,转化金额136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6.25倍和2.96倍;获“苏州市知识产运营引导计划项目”1项、获国家标准1项;知识产权管理方面,在中国应用型本科高校2022年度综合竞争力报告-发明专利授权报告中,发明专利授权前50强中我校排名第三。

7.学生创新创业成绩突出

学校位列2017-2021全国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全国第5名、江苏省第1名。在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第十三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中,我校4件作品成功入围国赛,创我校“三大赛事”年度入围国赛项目数量历史新高。

(三)校学术委员会建议,学校在既往发展的基础上,需居安思危,积极应对和解决在深化内涵建设、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高水平成果产出等方面所面临的任务、困难和挑战。

二、校学术委员会运行及履行职责情况

2022年常熟理工学院学术委员会认真履行决策、审议、评定和咨询等工作职能,全年共召开学术委员会全体会议2、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委员会会议2次、学术道德与学术仲裁委员会会议3次,对学校学科建设、学术评价、学术发展、建设等方面发挥了建设性作用,有力推学校高质量发展

(一)加强内部治理,完成换届工作

完成新一届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候选人推荐工作。根据《常熟理工学院学术委员会章程(2019年1月修订)》(常理工〔2019〕3号)对于学术委员会委员构成及比例要求,经各二级学院(部)在全校范围内推荐,确定学术委员会委员候选人。经学校党委常委会审议通过,确定新一届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名单。

(二)发挥学术评价作用,严把学术标准

学术委员会对学校文件中未明确规定(或有争议)的论文、项目、成果奖、艺术作品的级别认定进行审议。对学术专著进行认定,2022年共认定“研究生科研素养培养研究:基于高校科研团队的组织形式”等9本著作为专著;“江苏新文学史-散文编第2卷”等16本著作为编著;“培养小小科学家——幼儿科学教育中的建构主义教学法”等3本著作为译著。

(三)推进学术道德建设,严惩学术不端

进一步规范学术行为,维护学术诚信,严明学术纪律,保障学校学术活动健康持续发展,学术委员会完善了科研诚信管理办法,审议通过《常熟理工学院科研诚信管理暂行办法(试行)》,对涉嫌教材造假、科研经费套现等学术不端行为进行审议。

择优推荐项目申报,提升成果质量

以学术委员会委员为主体开展了相关限额科研项目、成果获奖申报的推荐评审工作先后对“2022年度江苏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研究面上/重大项目”、“2022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22年度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项目”、“2022年度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等项目(奖项)申报进行推荐评审。

 


学术委员会秘书处

2023年10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