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常熟理工学院信息公开网!
基本信息

常熟理工学院2020年党政工作要点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0年10月14日

2020年学校党政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工作部署要求,紧扣学校“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和第三次党代会确定的发展目标,坚持应用型办学定位不动摇,突出高质量发展导向,以“收官十三五、展望十四五”为主线,以质量提升为核心,强化内涵建设,大兴实干之风,精准发力抓落实,为加快建成特色鲜明、质量著称的应用型品牌大学而努力奋斗。

一、加强党的建设,进一步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1.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提高党委把方向、谋大局、做决策、保落实的能力,严格执行党委常委会会议、校长办公会会议制度。坚持党建引领,加大党建工作调研督导力度,成立党建导师团,建立“季度自查+半年督查+随机抽查”的督导机制,实现督导调研全覆盖。巩固拓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依托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制度,分层次、分类别、分专题开展学习研讨,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引导党员守初心、担使命,自觉争做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奋斗者、引领者。

2.全力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按照《常熟理工学院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应急预案》《常熟理工学院关于开学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专项预案》确定的职责任务,压实压紧责任,做好疫情防控期间的信息摸排、校园管理、物资储备、饮食安全、公共卫生、心理健康辅导、人文关怀、应急演练等工作,全力保障师生员工的生命健康安全和工作、学习、生活的良好秩序。稳妥安排开学返校、线上教学、补(缓)考、重修、就业、科研、人才引进等工作。加强舆论引导与科普宣传,及时宣传好学校疫情防控工作中的典型经验和先进事迹,切实维护校园稳定。

3.着力提高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质量。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宣传,建立党委重大决策前专题学习制度、中心组学习旁听制度。贯彻落实《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制定《常熟理工学院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加强阵地管理。进一步巩固和壮大主流思想舆论,构建网上网下一体、内宣外宣联动的主流舆论格局,推进校园媒体融合发展,提升舆论引导力。结合“全民防疫”、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举办系列主题教育活动。推进“十三五”大学文化建设规划项目实施,推进校园博物馆的规划论证,优化“礼敬中华传统文化进校园”方案。抓好文明校园常态化建设,制定争创全国文明校园工作方案,提升文明校园建设水平。

4.着力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落实新时代好干部标准,选拔、培养敢于担当、善于作为、实绩突出的干部。加大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力度,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完成处级、科级领导干部换届工作,开展好处级领导干部和科级领导干部任职教育分类培训。强化干部素质能力提升,进一步加大干部学习培训、挂职锻炼力度,增强干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时效性,提高干部队伍思想政治素质、政策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坚持从严从实,推动干部管理监督常态化,坚持严管厚爱结合、激励约束并重,进一步健全干部考核办法,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形成鼓励激励、容错纠错、能上能下的机制,激发干事创业内生动力。

5.持续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江苏高校党支部建设“提质增效”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推动基层党支部建设提质增效。坚持典型引路,培育创建校级党建工作标杆学院、样板支部,提升先进典型的号召力和辐射力。完成二级党组织、基层党支部换届,配强配好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进一步推进“五位一体”党建工作工程,制订基层党组织工作标准,推进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坚持评议考核,夯实党建工作责任,持续推进党组织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全覆盖,并将考核结果运用到干部任用、奖励惩处,激发基层党组织书记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6.持续推进作风和纪律建设。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防止“四风”问题反弹回潮。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强化领导干部调研机制,深化领导干部进课堂、进支部等制度。加强对贯彻落实党的决策部署、遵守党章党规党纪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强对学校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和干部换届纪律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巡视巡察上下联动机制,探索巡视巡察与其他监督贯通融合的有效路径,推动形成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的监督工作机制。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配齐配强校院两级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深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推进更高水平、更深层次“三转”,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

7.统筹推进群团、统战工作。发挥工会组织桥梁纽带作用,召开四届四次教代会,广泛开展教职工文化、体育活动。深入推进第二课堂成绩单建设和团支部工作成绩单建设,加强共青团组织基层基础建设,开好学校第四次团代会和第十四次学生代表大会。完善“青年学习社”阵地建设,讲好“信仰公开课”。进一步提升志愿文化品牌影响力,组织参与第五届江苏省志愿服务交流会。推动建立全校统战工作统筹协调推进机制,建立健全校院两级党员领导干部同党外代表人士联谊交友机制,建立党派信息员、联络员制度,探索建立党外干部源头选苗、梯次选配长效机制。

二、增强科学谋划能力,进一步推进学校内部治理结构改革

8.科学编制事业发展规划。加快推进学校“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指标任务的落实,建立规划实施责任人体系,建立评估制度、定期汇报制度,强化指标完成情况考核。深入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组织多层面的调研论证,召开多领域的工作会议,将教育思想大讨论与学校“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制定相结合,制定“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科学编制“十四五”总体、专项和二级学院规划。

9.深入推进学校内部治理结构改革。继续强化“干部职工服务于师生,机关服务于二级学院”服务理念,优化学校管理服务业务流程,提升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推进内部管理制度改革,优化机关部门、二级学院、非编常设机构设置,降低管理重心,强化学院基层管理能力,推进二级学院从事务中心向办学主体转型,激发二级学院办学活力。进一步增强机关部门协调能力,形成更加顺畅的协同工作机制。统筹推进迎接省属高校年度综合考核和校内考核工作,全力推进考核指标落实,激发学校高质量发展新动能;进一步优化学校条线考核方案和指标体系,发挥好“目标考核、分类考核、底线考核”三考核的指挥棒作用。

三、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10.统筹推进思想政治工作协同育人。修订完善《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方案》,按照教育部“十大育人体系”落实大学生思政工作建设,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人才培养各环节,构建一体化育人体系和“三全”育人格局, 策划组织好“开学第一课”;贯彻落实《常熟理工学院关于加强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意见》,启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名师计划,培育网络思政名师。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推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促进课程思政全覆盖。

11.推进一流专业建设。以“建设一流应用型本科专业,办好一流应用型本科教育”为宗旨,以品牌专业为引领,以专业认证为抓手,以行业学院建设为实施路径,全面推进一流专业建设工程,推进新工科、新文科的研究与实践。全面梳理现有专业,按照专业建设动态调整机制,组织开展新专业论证、申报,启动新一轮省级、国家级一流专业培育工作。

12.推进三大类专业认证。强化标准引领,将全校所有专业都纳入三类专业认证轨道(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师范教育专业认证和商科认证)。制定2020年专业认证工作方案,重点推进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测控技术与仪器、材料科学与工程3个工科专业,英语、中文、音乐3个师范类专业以及财务管理和市场营销2ACBSP国际认证专业的认证工作。做好数学师范专业三级认证准备工作。

13.实施行业学院提升工程。贯彻落实《常熟理工学院关于进一步推进行业学院建设的指导性意见》,重点推进纺织工程学院、医药生物技术学院、智能制造学院、人工智能学院、金融科技学院等行业学院建设,强化与政府、企业、行业协会等多元主体的合作,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鼓励跨学科、跨专业实现教学资源整合,打造学科交叉专业,构建深度产教融合的教育教学体系,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落实《江苏省教育厅关于推进本科高校产业学院建设的指导意见》,做好省级示范性产业学院建设点的培育遴选和申报工作。进一步推进“五合一”产教融合基地建设。

14.抓好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深入实施《常熟理工学院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融合课程建设新趋势,以错位发展的视角选建“金课”,分类指导建设通识课、专业课、集中实践课程、虚拟仿真课程和社会实践课程。建立在线课程制作中心,完善在线开放课程的视频拍摄、制作、后期加工编辑等基于“蓝墨云”和“爱课程”系统平台的合作运行工作机制,参加省级和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工作。开展深度产教融合的项目化课程建设和特色课程建设,加强重点教材建设,做好全国部分理工类地方本科院校联盟(G12联盟)应用型课程教材编写及出版工作。

15.做优创新创业教育。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中心的申报与建设,推动形成“专业教育+双创教育”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新局面,遴选优秀项目入驻大学生创业园开展创业实践,扶持创业项目孵化转化。进一步完善学科竞赛顶层设计,修订学科竞赛管理办法,调整激励政策,推进高教学会学科竞赛排行榜赛事项目全覆盖和竞赛获奖等级取得新突破。促进竞赛项目落地和落地项目赛题转化,着力完善项目方案,推动落地项目实体运行,确保“互联网+”、挑战杯、创青春等重大赛事来源项目质量,竞赛成绩有更大突破。

16.加大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力度。进一步推进优良学风建设,培育优良学风班,实施学业领航工程,组建大学生标兵微宣讲团,完善考研小屋服务机制,推进生态宿舍建设,发挥“十佳百强”宿舍示范引领作用。强化资助中心职能,突出资助工作精准性、及时性,突出资助育人成效。完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咨询服务、预防干预“四位一体”心理健康教育机制,推进心理健康教育队伍专业化建设。进一步加强招生工作,完善招生宣传体系,强化招生、培养与就业联动机制。继续推进高质量就业,实施人事经理校园行、领导企业行、就业人员地方行等三项就业行动。切实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就业工作,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开展线上就业观念引导、就业能力提升、就业岗位对接、就业心理疏导。

17.推进教学质量保障工作。完成专业层面教学质量保证体系构建,启动校级层面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修订完善,完善三级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加强教学质量监控,组织教学核心环节检查,组织开展专题听课、课程考核情况、毕业设计(论文)、二级学院教学质量监控情况等专项检查。完善并实施《常熟理工学院课程评估实施方案》,推进课程评估、省专业综合评估、认证式专业评估等工作。

四、深化人才强校战略,进一步提升师资队伍建设水平

18.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围绕学科专业建设规划,进一步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提高人才服务质量,提高人才引进成功率,力争引进高层次100名,高水平科研创新团队1-2个。进一步加大柔性引进高水平科研创新团队的探索和创新,争取柔性引进高水平师资队伍上新台阶。进一步优化学校职称评审、绩效工资分配方案,激发师资队伍活力。进一步深化学校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落实高层次人才聘期考核方案,完善以创新能力、发展能力、贡献度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科学规划教师发展中心的组织架构与运行保障体系,明确中心职责任务,完善新教师入职培训、青年教师导师制、企业研修等工作机制,优化教师培训流程,实施分层分类培养,谋划构建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终身体系。

19.推动师德师风长效机制形成新成效。贯彻落实教育部等七部门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修订完善《常熟理工学院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实施办法》,全面加强教师队伍思想政治工作,突出课堂育德,在教育教学中提升师德素养,突出典型树德,持续开展优秀教师选树宣传,激励教师争做“四有”好老师。强化尊师教育,厚植校园师道文化,做好教师荣休工作,礼敬退休教师,弘扬尊师风尚。强化兼职研究生导师、专业学位研究生企业导师资格年度审核和认定。

五、提高学科与科研水平,进一步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20.稳步推进学科建设。围绕学校转型发展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结合行业学院提升工程,进一步凝练学科特色,开展新一轮校级重点学科和校级特色学科年度考核工作,做好常熟市重点产业学科建设。落实“十三五”省重点建设学科建设任务,确保5个省重点建设学科顺利通过验收,培育新的省级重点学科。充分整合全校资源,集中全力申报新增硕士学位授权单位。按照《学位授权审核申请基本条件》,加强对硕士学位培育点的检查和考核,确保培育点各项指标建设期内全面完成。

21.进一步推动科研工作高质量发展。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及学校的科技政策,进一步营造学校科研氛围。做好科研项目申报,提高项目立项率,力争获批国家级项目20个、省部级项目30个。加快推进学校科技培育工程和科研平台建设工程,培养学术骨干,培育标志性成果;推进科研平台培育项目遴选,组织申报高级别科研平台,推进纺织工业(常熟)检测中心、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研究院建设;实行退出机制,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科研平台质量。加强产学研合作,进一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加大发明专利创申力度;鼓励校地合作、校企合作开展课题研究,力争横向项目合同经费超过6500万元,到账经费超过4000万元。推进学校社科联、琴川智库建设,进一步推动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提升服务决策能力。

六、加强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提升开放办学水平

22.推进国际合作与交流提质增效。深化国际化人才培养特色,提高国际化人才培养质量,重点推进中美学院建设,提高中美高校学分互认联合培养项目质量,深耕中德、中英合作办学项目,有序开展中芬人才培养计划项目。深入推进本科人才培养国际化进程,进一步扩大在校学生国际交流比例,丰富学生境外实习项目。做好“一带一路”留学生的招生、培养工作。拓宽教师出国研修渠道,加大专业外教聘任力度。完善因公出国(境)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因公出国(境)管理工作。

23.深化省市共建和校地校企合作。制定新一轮省市共建三年行动计划,重点围绕人工智能学院、电梯安全智能化学院、苏州纺织服装产业技术公共服务平台、汽车轻量化研究中心、超精密轴承技术研究中心等五个项目开展新一轮共建工作。扎实推进常熟市六大项目实施,并做好绩效考核,筹备召开校地合作领导小组第八次会议。全面落实如东高新区全面战略合作协议,推进泛半导体产业实验室建设。做好学校理事会、教育基金会、校友会工作,发挥理事会决策咨询作用,扩大基金会资金支持,广泛联络校友。

24.做好继续教育工作。推进继续教育网络教学平台和网络课程资源建设,实现网络课程全覆盖,提升成人高等教育服务与管理质量。加强成教、自学考试和联办教学点的规范化管理,修订《常熟理工学院校外办学点管理规定》,稳妥拓展校外办学点,力争获批校外办学点3-4个。协调用好校内外资源,完成全年培训任务,拓展培训范围,争取培训项目形成新的增长点,提升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能力。发挥行业学院办学优势,统筹开展行业类培训,打造行业培训特色项目品牌。

七、完善服务保障体系,进一步提升服务效能

25.增强资金筹措能力,强化内部审计工作。做好与上级主管部门和各级政府部门的沟通协调,积极争取各级财政资金的支持,确保新一轮省市共建经费、常熟校地合作经费落实到位。加强预算管理,不断提升资金使用效率,建立专项经费执行月报制度,确保专项资金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绩效目标。进一步健全学校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强化制度执行力。做好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维修工程结算审计、财务收支审计,探索开展专项经费绩效审计。完成上级反馈审计问题整改任务,同步做好内部审计问题整改。

26.推进智慧校园工程,加强图书资源建设。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建设,完善校园网络安全防护体系。拓展信息化平台服务能力,推进信息化深度融合应用。强化校园数据标准建设,增强数据分析支持服务、管理和决策能力。完成校园无线网络全覆盖工程,提高校园网络设施配置和运行水平。改造公共多媒体教室、建设智慧教室,进一步加强智慧教学环境建设。加强馆藏资源建设,构建图书馆服务质量保证体系,强化经典阅读品牌建设,助力教育教学做好资源保障与信息服务工作。推进图书馆空间建设与空间服务开展,推进智慧图书馆建设。推进《东吴学术》特色专栏与《常熟理工学院学报》专栏主持人制度建设。

27.优化办学资源使用效益,提高后勤服务保障水平。推进教学实验设备、科研设备开放共享,完善实验实践教学综合管理系统平台建设,推动实验室安全管理模块的搭建。全面推行国有资产绩效管理工作,推进资产绩效管理平台建设,提升资产管理信息化水平。完成新建学生宿舍、室内网球馆、产教融合实训中心大楼建设,完成东南校区教工、学生食堂的改造。统筹学校公房使用,制订各类用房定额标准及使用管理办法,开展用房成本核算。持续推进采购与招投标工作规范化,修(制)订相关系列文件。科学规划东南校区门面房使用,提升服务功能。持续推进后勤服务成本核算和精细化管理,进一步提高后勤经营管理能力。扎实推进后勤服务7S管理常态化建设,拓展子悦品牌服务内容,创新便民惠民行动,进一步提高后勤服务水平和质量。

28.加强平安校园建设。以迎接“省平安高校建设示范单位”考评为抓手,落实“省安全生产整治年”工作要求,全面梳理排查学校后勤安全、实验室安全、消防安全等存在的隐患,制定整改方案,强化隐患整改到位。加强安全宣传教育,以预防电信诈骗、盗窃为重点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安全教育活动,加大防范和打击力度。进一步加强消防能力建设,严格执行消防安全防火巡查、防火检查等管理规定,提升消防安全教育培训水平。提高校园综合管理能力,严格门卫值班、车辆进出管理,提升公共卫生等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维护校园治安秩序,努力营造安全稳定的校园氛围。